走进央视,第六代传承人话中医外科魅力与传承担当!
5月2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学术指导的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湘鄂医道》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
5月2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学术指导的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湘鄂医道》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
一片薄如蝉翼的叶脉,一根细若发丝的绣线,在非遗传承人杨丽的手中,化作一幅幅灵动鲜活的苗乡画卷。5月25日,苗族叶脉绣技艺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丽走进国际旅游文化学院202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研修班,通过“理论+实践”的沉浸式课堂,带领学员
一把蜡刀、一罐熔蜡,伴随着一双灵巧的手反复地点蜡、刻画、勾勒……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在白色的布上翩然浮现。这是毕节工匠(高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艺制作苗绣的一幕。彭艺专注的表情,生动地诠释了她30多年来对苗绣技艺的坚守与传
郭夷锬:劳模精神是以“择一事、终一生”的经年坚守,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不断深耕;是“在创新中传承”的跨界突围,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中拥抱更多新的可能;是“以技载道”的社会担当,将个人技艺转化为社会价值,不仅可以创造物质价值,更是延续文明基因、赋能社会发展。
孔春生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等荣誉称号。
一片薄如蝉翼的叶脉,一根细若发丝的绣线,在非遗传承人杨丽的手中,化作一幅幅灵动鲜活的苗乡画卷。5月25日,苗族叶脉绣技艺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丽走进国际旅游文化学院202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研修班,通过“理论+实践”的沉浸式课堂,带领学员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20条服务举措,进一步健全均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她手中翻转腾挪,便化作栩栩如生的民俗图景——她是王改银,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热爱到坚守,从创作到传承,她用三十余载光阴,将一纸一剪的艺术刻进乡土记忆,更以非遗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本次会议以“新时代非遗的多元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与会代表通过大会主旨报告、专题论坛与青年学者分论坛等形式,深入研讨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集中展现近年来国内外非遗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新视野、新机遇,推动学科交叉与国际对话,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赋能。
在黄河奔腾不息的涛声中,有这样一位匠人,他以一双巧手、一颗匠心,将一抔抔黄河泥,幻化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他就是黄河泥塑第七代传承人张树四。张树四的泥塑作品,宛如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黄河岸边的风土人情与岁月变迁,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郭夷锬:劳模精神是以“择一事、终一生”的经年坚守,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不断深耕;是“在创新中传承”的跨界突围,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中拥抱更多新的可能;是“以技载道”的社会担当,将个人技艺转化为社会价值,不仅可以创造物质价值,更是延续文明基因、赋能社会发展。
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日报社承办、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协办、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支持的“说句‘心理’话——四川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第二季开启,两期视听课《以美润心——沉浸非遗世界》《以体强心——逐梦风火轮》上线播出。奥运冠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全
“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在江西婺源举行期间,主办方举办了“非遗视频创作大师课暨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知名导演徐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授课。“我是一个非遗短视频发烧友,”徐峥在现场说,“非遗视频的创作需要代入人的故事,这是核心。”
5月23日下午,位于麒麟区的新生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讲座,主题为《拓印时光:走进神奇的传统拓片技艺》的讲座由新生小学校友、宣威市非遗保护项目传统拓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叶炘睿主讲,旨在通过生动的讲解与实践,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这一传统技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5月24日在江西省婺源县婺女洲度假区举办的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是国内首个“非遗传承人+多平台内容创作人”的合作交流活动,以“视界非遗创见未来——打造非遗传播新生态”为主题,汇聚了由全国各地推荐的数百位国家级与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以及各平台推荐的近百位优质青年
5月24日,“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在江西婺源盛大启幕,大会上,周口非遗传承人刘秀华荣获大师课主题分享嘉宾,并成功入选第一批“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名录”。
在第32个“5·15”国际家庭日,一场汇聚爱与力量的盛会——宁城县“好家风·志愿心·京蒙情”巾帼建功多维赋能事迹分享会圆满举行。分享会上,宁城县优秀女性代表、红领巾小学生及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最美家庭”代表,同台讲述在乡村振兴、创业增收、家庭教育、家风传承等
5月26日,“匠心剪韵 绣美庆阳”安惠琳剪纸刺绣艺术传承展在庆阳市文化馆开幕。作为庆阳剪纸刺绣第三代传承人,安惠琳携百余幅剪纸、30对刺绣枕顶及五代家传珍品,向家乡人民展现六十载艺术坚守。
“需要什么样的作品,花纹、礼盒我们都可以定制。”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陈红英面前展示的手工织造披肩、团扇引人驻足。看到记者对展品有兴致,她主动上前介绍起来。
“90后”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符慧莉和“85后”的彝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富怀,都希望借助短视频推广她们的技艺,却不知从何入手,因此来到了正在举行的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现场。